其实从去年开始自己就在学习LevelDB了,源码也过了好几遍,但以我的记性看过一遍如果不输出点东西,很多理解肯定会很快抛诸脑后。刚好自己最近开始在基于LevelDB重构一个新的存储引擎,顺便写点东西记录自己体会到的LevelDB的设计理念。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选择谈一谈memtable中的核心数据结构SkipList 。在我看来这个SkipList 在实现上其实做了非常多的取舍,以及特殊设计,是一个非常好的c++学习以及软件设计的样本。
1. 整体结构
我们可以看到LevelDB中的SkipList 其实和你别的地方看到的SkipList在结构上没有任何区别。如果对SkipList不了解可以先阅读几篇SkipList的介绍博客。
1 |
|
但是LevelDB中的SkipList却只有Insert()、Contains(),两个对外接口以及一个内部的Iterator。并不提供读取和删除操作。那么LevelDB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本文尝试以LevelDB SkipList的增删读写操作为入口,谈一谈我对其设计的理解。
2. 删除操作
LevelDB中的SkipList并不提供删除操作,而是在为每个kv数据都增加一个有效和删除的标记位,把所有的删除操作都被转化成了写入操作,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简化了代码的实现复杂度,更重要的是SkipList在并发的情况下,减少锁的使用提升性能。我们可以看下源码中最开头的几句关于 SkipList 线程安全的注释:
- Write:在修改跳表时,需要在用户代码侧加锁。
- Read:在访问跳表(查找、遍历)时,只需保证跳表不被其他线程销毁即可,不必额外加锁。
也就是说,用户侧只需要处理写写冲突就能保证线程安全。之所以不需要为读操作额外加锁是因为在实现时,LevelDB 做了以下假设(Invariants):
-
除非跳表被销毁,跳表节点只会增加而不会被删除,因为跳表对外根本不提供删除接口。
-
被插入到跳表中的节点,除了 next 指针其他域都是不可变的,并且只有插入操作会改变跳表。
3. 读取操作
从源码中可以看到Contains只能判断SkipList 中是否有key,无法读取value的值。SkipList 所有的读取操作都通过Iterator来完成。之所以这样设计这其实是因为LevelDB在这里用到了Iterator的设计模式: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1 |
|
在leveldb的include/leveldb.h下定义了一个iterator基类,用于访问某层sst、某个sst内部kv以及某个memtable内部kv。SkipList中的所有数据的访问也是由iterator完成的,在memtable中点读数据时,需要先获取一个SkipList的iterator然后在使用seek二分查找目标数据,而访问整个levelDB中的数据时则需要将memtable中的iterator与sstable合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将容器中访问数据的职能和其他职能分离开来,遵守了单一职能原则;增加新的聚合类时,只需继承iterator基类实现新的迭代器版本,遵守了开闭原则。而且我们可以看到SkipList的迭代器使用内部类实现,提高了封装性,利于获取其外部类的全部访问权限。
4. 插入操作
4.1 如何保证并发的正确性
在我个人看来LevelDB Skiplist实现的复杂点在于并发读写访问中如何在不加锁的情况下提供对读的正确性保证。而整个Skiplist设计的精髓也在于他的插入操作。
1 |
|
我们可以看到在Insert函数中Skiplist使用一个公用函数 FindGreaterOrEqual(const Key& key, Node** prev),来找到待插入数据的前驱,然后随机生成一个高度的Node并将其插入到Skiplist。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代码中并没有使用锁来解决并发中的数据竞争问题,而是自己定义了一堆原子操作来保证数据修改的原子性。
1 |
|
有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Skiplist不能直接赋值,而要设计这么复杂的操作呢?我们知道,编译器/CPU 在保在达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会按需(加快速度、内存优化等)对指令进行重排(乱序执行),这对单线程来说的确没什么。但是对于多线程,指令重排会使得多线程间代码执行顺序变的各种反直觉。以下面代码为例:
1 |
|
该代码片段可能会打印出 2 0
!原因就在于编译器/CPU 将 func1()
赋值顺序重排了或者将 func2()
中打印顺序重排了。因此如果不做显式同步,我们不能对多线程间代码执行顺序有任何假设。而LevelDB的Skiplist中主要涉及 C++11 中 atomic 标准库中新支持的几种 memory order,本文仅说明下用到的三种:
std::memory_order_relaxed
:不对重排做限制,只保证相关共享内存访问的原子性。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用在 load 时,保证同线程中该 load 之后的对相关内存读写语句不会被重排到 load 之前,并且其他线程中对同样内存用了 store release 都对其可见。std::memory_order_release
:用在 store 时,保证同线程中该 store 之后的对相关内存的读写语句不会被重排到 store 之前,并且该线程的所有修改对用了 load acquire 的其他线程都可见。
1 |
|
4.2 如何确定插入节点的高度
插入时除了要保证并发的正确性,另外一个关键点在于每个节点插入时,如何确定新插入节点的层数,以使跳表满足概率均衡,进而提供高效的查询性能,即 RandomHeight
的实现:
1 |
|
我们可以看到LevelDB 的采样较为稀疏,每四个采一个,且层数上限为 kMaxHeight = 12。具体实现过程即为构造 P = 3/4 的几何分布的过程。结果为所有节点中:3/4 的节点为 1 层节点,3/16 的节点为 2 层节点,3/64 的节点为 3 层节点,依次类推。这样平均每个节点含指针数 1/P = 4/3 = 1.33 个。选 p = 1/4 相比 p = 1/2 是用时间换空间,即只牺牲了一些常数的查询效率,换取平均指针数的减少,从而减小内存使用。论文中也推荐 p = 1/4 ,除非读速度要求特别严格。在此情况下,可以最多支持 n = (1/p)^kMaxHeight 个节点的情况,查询时间复杂度不退化。如果选 kMaxHeight = 12,则跳表最多可以支持 n = 4 ^ 12 = 16M 个值。
5. 迭代操作
1 |
|
LevelDB 中Skiplist的Iterator::Prev()设计也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出该迭代器没有为每个节点增加一个额外的 prev 指针以进行反向迭代,而是用了选择使用FindLessThan操作来反向遍历。这样设计可能是作者认为SkipList前向遍历情况相对较少,而且在原有的leveldb设计中memtable大小通常为2MB大小,内存是相对稀缺的的。因此选择用时间换空间的取舍,即使遍历全部数据由于memtable通常不大性能损失也是相对较小的。
6. 小结
跳表本质上是对链表的一种优化,通过逐层跳步采样的方式构建索引,以加快查找速度。使用概率均衡的思路,确定新插入节点的层数,使其满足集合分布,在保证相似的查找效率简化了插入实现。LevelDB 的跳表实现还专门对多线程读做了优化,但写仍需外部加锁。在实现思路上,整体采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优化内存使用。